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总结和践行,良好的家风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为帮助全市广大妇女儿童家庭构建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对生活中遇到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心理方面的问题予以指导和帮助,市妇联联合河南教育广播共同推出全市家庭教育暨心灵关爱访谈《“爱”顾家》节目。
每周三上午9点,河南教育广播《教育大家谈》栏目将以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访谈直播,市妇联将每期选派一名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或心理咨询师,向广大妇女儿童及家庭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和心理健康常识,为市民群众提供家庭教育个案指导和帮扶支持,传授疏导不良情绪、缓解压力的心理援建技巧和方法,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今天请收听第27期——
迎接新学期,通关有秘籍之小升初
访谈嘉宾:李红芬
郑州市妇联“安心彩虹”心理疏导讲师团讲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从事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6年
马上要开学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业上有良好的表现,获得好成绩。而在初中阶段,由于课程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许多孩子的成绩会出现下滑的趋势,因此,一些家长在孩子开学前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继而很容易把这些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那么,如何让初中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稳中有升呢?下面,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家长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在新学年发挥自身优势,在学业上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家长焦虑的原因
我们总结出6种焦虑原因。
1.任务加重。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学习任务增多,三门功课变成七八门功课,因此,家长担心孩子不能够应付繁杂的学习任务。
2.失落感。小学时孩子成绩也许很优秀,但是到了初中,功课量变多,需要的知识面变广,如果孩子不努力,成绩会突然下降,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有挫败感,家长自然也会产生焦虑感。
3.攀比心理。很多学校从初中开始会有成绩排名,家长不仅能够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以及所处的位置,还能了解到身边其他孩子的成绩水平,因此,家长之间就会产生相互比较的心理,有对比就会有输赢,有输赢就会有焦虑。
4.升学压力。都说初中三年是打基础很重要的三年,特别是中考升学率是很现实的事情,很多地区的中考升学率只有五成左右,竞争非常激烈,这也是家长处于焦虑状态的原因之一。
5.期望太高。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高,还有部分家长对自家孩子的优势和实力不了解,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就像让一只兔子去和鱼一起游泳一样,往往适得其反,害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6.很多家长焦虑的原因背后,还有对现有政策、现阶段学校教育和人才就业方向的不了解。
二、缓解焦虑的方法
1.调整好心态,平常心对待。虽然孩子升到初中以后,学习任务和压力加重很多,但是毕竟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习的道路还很长,家长不可操之过急。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非常重要,孩子学会自律,就能够自主学习。
3.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除了努力之外,还需要讲究学习方法,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很多文科需要背诵的内容,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节约孩子花在死记硬背上的时间。
4.家长要学会放手。放手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只要把握孩子学习的大方向就可以了,不必再像小学一样事无巨细。
三、通关秘籍
1.学会建目录
2.学过的知识要勤总结
3.需要制定目标计划
4.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5.要提高听课效率
6.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7.注重学科基础
8.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提高初一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心愿。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面、科学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同时要注意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到因材施教,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