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优秀女共产党员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用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初心和誓言,用勇气和智慧作出榜样和表率,彰显了各个时期巾帼英杰的精神和力量。为扎实开展群众性党史宣传教育,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儿童家庭增强历史责任感,与新时代同行、为新目标奋斗、在新征程建功,市妇联特推出“党史中的巾帼力量 ? 红色小剧场栏目”,为大家讲述党史中那些感人至深的优秀女共产党员的光辉事迹。
今天,请收看由郑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红色小剧场》栏目第四期:半条被子暖人心。
半条被子暖人心
故事就发生在红军刚刚开始长征一个月后的途中。红军在湖南汝城遭到敌军强烈进攻,迫于形势只好放弃汝城,翻过大山向宜章进军。
途中,有三名女红军战士不幸与队伍失散并迷了路,她们饥寒交迫,筋疲力尽,跌跌撞撞地来到了沙洲村。但她们没有进村,而是敲开了离村几十米的一间破茅草屋,开门的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徐解秀。当天晚上徐解秀和三名红军女战士一起睡在厢房里,盖的是徐解秀家的一块烂棉絮和三名女战士带来的一条被子。
第二天下午,女红军要走了,她们知道徐解秀家连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于是决定将仅有的那条被子留给她御寒,可徐解秀说什么也不要,女红军们不由分说将被子往床上一扔,抽身就往外跑,徐解秀赶忙抱着被子追了出去,一直追到村口。在村口,她们将被子推过来、推过去,一时僵持不下。突然,一个红军姑娘掏出剪刀,一下把被子剪成了两半,然后拉着徐解秀的手说:“大姐,这下你可别推了,这半条你就收下吧!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你的!”徐解秀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半条被子,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红军姑娘走出了村子,徐解秀担心她们不认识山路,便叫丈夫送她们一程,送得远一点,再远一点,她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徐解秀的眼底无限留恋。
1984年11月7日,《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重走长征路时来到沙洲村,见到了已经年过八旬的徐解秀老人。她问罗开富:“你能见到红军吗?”罗开富答:“能见到。”她说:“那就帮我问问,她们说话要算数呀,说好了,打败敌人要来看我的呀!”她说到这里,脸上已流下了泪水。
丈夫和三个女红军走了,徐解秀苦苦等了50多年,却再也没有等到3位女红军和丈夫的任何消息。那间厢房的陈设也一直是原来的样子。徐解秀还记得临别前女红军对她说过的话:“大嫂,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被子来,说不定还送来垫的呢。”她抹着眼泪说:“我已有盖的了,只盼她们能来看看我就好。”“虽然那时候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